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碧沙崗:由公園帶起來的西部商圈
日期:2008-11-12 來源:鄭州晚報 作者: 我要評論()
“果不其然,80年后的今天,這個預言變為真實,你看現在的碧沙崗公園及其周邊地區早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鬧市了。”說到這里,王寶軍老人爽朗地笑了。 記憶 令人懷念的露天小劇場和動物園 “碧沙崗公園帶給鄭州人、特別是西郊人最深刻的記憶恐怕就是露天小劇場和動物園了。”鄭州國棉三廠退休工人張國源告訴記者。 “露天劇場能容納3000多人,當時規模在全鄭州都數得著。最初劇場不分座號,都是一排一排的石板,誰先來誰坐好位置。當時票價最貴的是5毛錢,最便宜的才5分錢。”回憶當初的情景,張國源記憶猶新。 當時,常香玉、申鳳梅、毛愛蓮等名家都在這兒唱過戲。最火爆的還數常香玉演的《李雙雙》,當時票已經賣完了,等在劇場外的群眾還是黑壓壓的一片。上世紀90年代以后,鄭州市的室內影劇院多了起來,而且設施也比較先進。碧沙崗的露天劇場由于生意不好,最后只好拆掉了。 張國源還告訴記者說,現在公園東部的林蔭廣場,在1985年以前全是動物的領地。從南端向北,依次是猴山、鹿園、獅園和虎園。碧沙崗動物園的前身是解放前的一家私人動物園——祥生動物園。解放后,公私合營,這家動物園里的200多只動物被劃歸市文化局。1957年,碧沙崗公園開放時,這些動物又被移交給碧沙崗公園。 曾有報道稱,當時碧沙崗的猴子全是從廣西引進的恒河猴。東北的動物園買猴子就不能從廣西進,因為從南方一下子到東北,溫差太大,猴子受不了。廣西的猴子在鄭州生活一段時間,對北方寒冷的氣候有所適應后,才可以到東北去。所以東北的動物園通常是從碧沙崗公園買猴子。 1985年,鄭州市動物園建成以后,市內3家公園中的動物園連人帶動物全部轉移了過去。搬家時最難辦的不是獅子老虎,而是猴子,它們好像不愿搬家,在猴山上東躲西藏,和抓它們的飼養員“斗智斗勇”。直到最后,也沒能把猴子全部逮完。 商戰 碧沙崗商圈曾經紅極一時 鄭州商業大廈、華聯商廈、鄭州百貨大樓、商城大廈、亞細亞商場、紫荊山百貨大樓曾被并稱為鄭州商戰的六朵金花。如今,提起碧沙崗商業的變遷,首先讓人想到的就是碧沙崗商圈曾經的輝煌。 張國源告訴記者,碧沙崗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已有商業積淀,在商業大廈之前的時候,碧沙崗這個地方有鄭州市百貨公司的碧沙崗商店,后來有鄭州市五交化商店,還有鄭州市日雜商店、日化店等。“當年的碧沙崗百貨公司,那可是當時整個鄭州市數得著的大公司,其在老市民心中的地位,不亞于現在金博大、丹尼斯在年輕人心中的分量。” 張國源說。 鄭州碧沙崗商圈的發展歷史曾經創造了鄭州市無數個第一。比如說最早的地下商場,也就是在現在碧沙崗公園的西角,是非常有名的。河南省最大的百貨店也在碧沙商圈誕生,就是鄭州商業大廈。其還在中央電視臺做過廣告,叫“全國一流,鄭州最大”,當時它的建筑面積是4800多平方米,有2700多名員工。 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碧沙崗周圍的幾大紡織廠的工人收入在當時是屬于“高薪階層”。由此也直接拉動了碧沙崗商圈的發展。“那時候,工廠在發完工資的第二天,鄭州商業大廈的營業額會猛增30%以上。” 碧沙崗曾經作為鄭州的一個重要商業區見證了鄭州的歷史,也見證了鄭州經濟發展的趨勢和走向。商業大廈曾經紅極一時,營業額當時列為全國百強。記者在資料中看到這樣一個記載,上世紀90年代中期商業大廈搞了一個活動——全部商品以進價出售,當時每天的營業額都超過300萬元,5天的營業額就超過了1000萬元,由此也足見碧沙崗商圈在當時的影響力和地位。 復興 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西部商圈愈來愈沸騰 如今的碧沙崗公園,春有桃李,夏有牡丹,秋有桂菊,冬有水仙。紅梅、鐵樹、曇花等名貴花木,點綴其間,已經成為鄭州市民日常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同時,這里又有很深的文化底蘊。 2000年,鄭州市政府將碧沙崗舊城區定為重點改造工程。2002年,碧沙崗商業步行街開街,2003年,4.8萬平方米的中原商貿城開始興建。如今,以中原商貿城為核心,總建筑面積20多萬平方米的碧沙崗商業建筑綜合體已經成為鄭州西區大型百貨零售業的航母,而碧沙崗商圈也成為“鄭州城市新名片”。 目前的碧沙崗地區,已經是一塊黃金寶地,占地400畝的碧沙崗公園和綠城廣場是西區人們休閑的場所,周邊高校林立,靠近建設路、嵩山路、中原路等城市主干道,公交線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各種市政配套設施齊全。近幾年,隨著商業連鎖企業紛紛布點鄭州西區,加上西區原有商業項目本身的不斷調整,碧沙崗商圈愈來愈沸騰。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