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園林續寫“智慧資本論” 布局生態治建
2013年12月19日,在清華大學丙所這個中國高等學府重地,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園林”)與清華大學共同組建的“清華東方生態國際戰略規劃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同時,東方園林為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注入東方生態戰略研究基金。此舉也意味著東方園林在連續緊密籌劃之后正式揭開進軍生態領域的大幕,據悉,東方園林后續仍有大動作。
會上,東方園林董事、高級副總裁、生態板塊總裁陳幸福與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高層聚首,共商未來城市生態大計。中國學術巨擘與中國生態治建領導者,在寒冬的一次握手讓業內感受到了生態競爭“高手博弈”的味道,或許是因萬億政策性投資的行業紅利?或許行業“新競爭規則”將會重新排序?定論尚早,但肯定的是,中國未來城市建設“頂級生態智慧”將成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生態大智慧與大布局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城市生態與環境形勢日益嚴峻。如不采取綜合而有效的控制措施,污染負荷將突破環境承載極限,并可能出現難以逆轉的生態與環境災難。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成為政府考慮的首要問題。
大問題需要大智慧,清華東方生態國際戰略規劃研究中心只是起點,據悉,東方園林目前已聚合國內外頂級科研機構,牽手全球頂尖的生態院士專家群,組建研究院集群平臺,力求為城市生態發展提供“頂級國際咨詢智庫”。
東方園林董事、高級副總裁、生態板塊總裁陳幸福介紹:“東方園林以前瞻性的生態理念為指導、以先進的修復技術為基礎、以綜合性的水域與市政規劃為前提,為城市生態系統修復項目提供策劃、規劃、研究、投融資、設計、施工及運營管理的全方位解決方案。”目前,東方園林已打造生態城市規劃、水生態治理、土壤修復、礦山修復、荒漠治理五位一體的業務系統。據悉,全國50大城市,8大流域,將成為該業務的首批受益區域。
“全產業鏈一站式服務”成為東方園林進軍生態板塊的大雄心和大布局,并以“頂級生態智慧”作為核心競爭力。首站落子清華,東方園林的戰略高度可見一斑。
突破生態城市治建瓶頸
面對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的瓶頸,清華大學與東方園林達成共識:打造國內最為專業的生態學術、科研轉化的輸出體系。
研究中心成立有四大含義。其一,構建國際生態戰略智庫,邀請世界范圍內的環保生態技術專家出任研究中心的顧問團隊。其二,國際生態戰略人才儲備基地。其三,國際生態學術交流平臺。其四,學術、科研成果孵化平臺。為東方園林的生態業務提供戰略咨詢,運用頂級智慧來解決中國乃至世界的生態問題。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強教授介紹:“作為國內一流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和高水平學術研究基地。近年來,學院共承擔科研項目400余項,這些科硏項目在國家經濟、社會、文化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些成果的落地和轉化要依托于實體企業的合作與扶植。一年之計在于春,而生態之計在于智。清華大學與東方園林的智慧聯姻,將為中國生態治建做出卓越的貢獻。”
基金經理表示,東方園林通過高端院校、社科院、國際公司、頂級人才、研發中心,搭建企業服務城市的智慧平臺。一攬子動作實施,東方園林將通過掌握核心智慧大舉進軍城市生態治建領域,獨具高度與全局觀的競爭視角與競爭驅動力,必將再造東方園林的下一個生態頂峰。
“快魚吃慢魚”是商業鐵律,上市4年東方園林馬不停蹄:從景觀的人才戰略,到苗木的“物聯網化”,再到生態“核心智慧”,東方園林“智慧三級跳”不僅是業務開疆拓土,也是其結構性上位的具體表現,其產業“大震動”必將擇日顯現。
如今,其景觀、苗木、生態“三駕馬車”業務形態已清晰可辨,未來東方園林的“智慧快跑”還能匯聚多大的勢能?請拭目以待。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緩解資金壓力 東方園林引入國資背景股東
12月9日,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詳細】
東方園林何巧女:相信春天在不遠處
12月8日,由北京市順義區政府、國福商學文化交流中心、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詳細】
資金鏈緊張 東方園林多處PPP項目建設停滯
在資金鏈如此緊張的情況下,東方園林的PPP項目進展如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