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duofu365.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解讀贛州市中心城區綠地系統規劃
編者按:規劃是城市保持活力和持續發展的靈魂。9月10日,一個關于城市生態系統的規劃——《贛州市城市生態系統規劃(2010年-2020年)》通過市規劃委員會專家審議。對城市生態系統進行規劃在贛州尚屬首次。作為城市生態系統規劃的一部分,贛州中心城區綠地系統規劃的實施,將使美麗的贛州更加綠意盎然。結合當前我市創建省級生態園林城市,贛南日報分兩期對贛州中心城區綠地系統規劃進行解讀。 綠色做伴更精彩 ——解讀贛州中心城區綠地系統規劃 ○黃麗華邱紅萍記者曾艷
綠,是城市活力的體現。“生態王國”、“綠色寶庫”之于贛州,從來不僅僅只是美譽。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江西省首批花園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讓綠色贛州實至名歸,一個個榮譽就是對綠色贛州的肯定。在構建特大城市的背景下,贛州對中心城區綠地系統進行了規劃。綠意籠罩下的贛州將愈發年輕。綠,也將成為贛州永恒的基色。 差距正在縮小 城市綠地率是創建省級生態園林城市的一項重要指標。按照規劃,2020年,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大于17%,建成區綠地率大于4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新城區大于17平方米/人,老城區大于7平方米/人;建成區規劃公園數量大于17個;公園綠地服務區域新城區比率大于96%,老城區比率大于99%;人均喬木數量大于6株。 2008年以來,贛州中心城區投入7億多元共種植喬木50多萬株,灌木80多萬株,地被植物50多萬平方米,種植量相當于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總和,中心城區城市環境和品位得到大幅度提升。今年,由市園林局負責實施的中心城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園林綠化工程項目共39個,工程投資1億多元。截至目前,20個項目已經完工,完成工程投資額7000多萬元。中心城區新種植喬木16萬株,灌木142萬株,球類1.5萬株,地被21萬平方米,藤本4萬株,草皮11萬平方米,草花200多平方米。如今,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和綠地面積均實現雙向大幅增長,其中建成區面積由2007年的50平方公里擴大到2010年的74.6平方公里,增長了49.2%,綠地面積共2259.38公頃,綠化覆蓋率為45.02%,建成區綠地率為38.1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2.02平方米。 與規劃中的數字比對,我們看到,一個生態贛州正一天天從藍圖變為現實,一個綠色贛州正逐步向我們走來。 未來值得期待 按照規劃,贛州綠地系統的結構布局為:三面環山、三水繞城,東西導風,南北透綠;綠圈環繞,綠帶鑲嵌,綠心居中、綠斑均布。最終形成山水、建筑與文化融為一體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山水生態宜居城市。 規劃中,贛州更加注重整個城市大環境綠化生態效益。依照以上結構布局,將建設通天巖風景名勝區、馬祖巖文化生態公園、崆峒山自然生態區等風景林地及近郊公園,形成廣闊的森林生態景觀,以此構成整個城市的背景色和城市氧源地;將圍繞三江(章江、貢江、贛江)形成的六岸地帶進行以濕地為主的濱江綠帶建設,在有效降低城市熱島效應的同時,為生物遷移和棲息提供條件;將重點利用三江六岸、道路防護綠地,形成組團之間的綠化隔離帶。 “綠斑”指公園綠地,“綠心”指城市中央公園。按照規劃,我市將以綜合性公園綠地為節點,多個社區公園、專類公園、街旁綠地為基礎,構成300米至5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的公園綠地體系。如今,郁孤臺公園、龜角尾公園、五龍客家風情園、宋城歷史公園、黃金廣場、楊梅渡公園、城市中央公園、章江新區濱江公園等綠化精品遍布城區,贛州市城市植物園、和諧鐘塔主題公園、玉虹公園、東郊路濱江公園、贊賢公園、楊梅渡公園二期等公共項目在建或籌建。在贛州,公共綠地猶如一塊塊綠翡翠點綴在城市各處,使城市更加綠意盎然。
編輯:yuanlin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