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一起去公園里看看健身新場景
圖①:游客在筆架山公園營地休閑。受訪者供圖
圖②:小朋友在智能腹/背屈伸訓練器上進行拉伸。記者 潘俊強攝
圖③:滑板愛好者在泵道上滑行。記者 劉佳華攝
你喜歡逛公園嗎?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自然之美撫慰人心。你喜歡在公園里鍛煉嗎?能記錄身體數據的跑道、涌動青春活力的泵道、充滿科技范兒的球場……走,一起去公園里看看健身的新場景。
——編 者
北京柳蔭公園——
健身器材更“聰明”
夏日清晨,在位于北京東城區的柳蔭公園,習慣早起鍛煉的市民李林已在塑膠跑道上跑了好幾圈。“注冊后,智能健身設備可以進行跑步數據分析、陪跑光影記錄,還能提供健康指導服務。”李林說,智慧化跑道讓跑步更科學,也更有“未來感”。
近年來,柳蔭公園通過改造更新,引入智慧化健身設施,吸引很多市民前來休閑健身。
健身廣場上的體測亭處,不少人在排隊。在這里,人們可以測身高、體重、背力,還有仰臥起坐、心率恢復等項目。“掃碼登錄后,就能看到個人綜合評價,并獲得一份定制化健身方案。”李林介紹。
旁邊的智能健身器材區,有上推下拉、平推劃船、肘關節屈伸等多組訓練器。這些器材都與智能系統相連,能實時顯示運動時間、頻率、運動消耗等數據。跑步前后,李林常過來進行拉伸、放松訓練。
“有些智能設備會根據鍛煉者的身體狀態調整阻力和頻率,從而提升鍛煉效果。”李林說。
不僅更智能,還更有趣。來一場賽車游戲,幾個人分別騎上動感單車,大屏上就會出現比賽場景。“邊玩游戲,邊鍛煉身體,這體驗真不錯。”李林說。
李林的跑友楊雙杰是一名互聯網科技從業者,久坐常讓他身體“不得勁兒”。他最近在學八段錦,不過,他跟隨的是AI教練——柳蔭公園內的AI大屏上,有太極、八段錦等傳統健身項目教學指南。“通過屏幕掃碼,便可進入教學情境,AI還能幫忙校準動作。”楊雙杰說。
在柳蔭公園,智能健身器材區已成為網紅打卡地。清晨多是老人來鍛煉,傍晚則是下了班的年輕人居多,很多器材要排隊才能用上。
“設備智能化、指標數據化,幫助大家健身更有成效。”柳蔭公園管理處主任時偉說。
廣東深圳筆架山公園——
配套服務亮點多
一大早,廣東深圳市民彭先生帶好運動裝備,來到了深圳市筆架山公園。
“你看,我提前在小程序上預約了足球場,非常方便。”彭先生和球友們還購買了配套服務——球場配備了智能攝像頭,利用AI識別追蹤足球軌跡,實現賽事直播,且在運動結束后可回放、下載比賽精彩瞬間集錦。“方便又炫酷,這筆錢花得值!”彭先生說。
彭先生家住附近,是筆架山公園的???。今年3月,他參加了在公園舉辦的斯巴達勇士賽。
“賽道設置很有挑戰性,泥地攀爬、翻越障礙墻,我在比賽里認識了不少新朋友。”彭先生說。
附近的營地綠樹環繞,草坪開闊,十分愜意。漫步公園,許多消費新場景令人眼前一亮。
“有一次我鍛煉累了,點了一份外賣,20分鐘后無人機就把餐送到外賣柜,很快又很有意思。”這次經歷給彭先生留下深刻印象。
“無人機外賣航線以深業上城為起點,依托豐富的商戶資源和距離優勢,為公園內的市民游客提供快速配送服務。”筆架山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王思琦介紹,“開航以來,單日峰值近400架次,日均120架次。”
“這里的智能咖啡機器人也很好玩,喝一杯機械臂做的咖啡,感覺挺新鮮。”彭先生說。公園的智能停車場,有“光儲充”一體化示范站、咖啡驛站以及線上預約停車系統,為前來鍛煉的人打造豐富體驗。
“筆架山公園分為山體公園和體育公園區域,兩大區域各具特色。”王思琦介紹,“憑借優質的場地資源和完善的配套設施,公園的運動場地人氣持續高漲,每月接待各類球賽參與者及體育愛好者達6000人次。”
遼寧沈陽國際泵道公園——
新潮運動好去處
周六上午,陽光正好,遼寧沈陽國際泵道公園漸漸熱鬧起來?;蚴球T自行車,或是滑滑板,不少青春身影在泵道上躍動。
一條條泵道,遠望像是微縮版的群山。
沈陽國際泵道公園占地4.58萬平方米,共有9個賽道場地,從入門級到專業級,適用于滑板、輪滑、自行車等輪式驅動項目。
11歲的謝佑寧來到賽道旁,先熱身,接著換上騎行鞋,套護膝、披護甲、掛護肩,最后戴上護目鏡、頭盔和手套,神氣十足。他跨上小輪車,沖向泵道。
“來看看視頻。”教練成家寶用手機錄下謝佑寧的訓練過程,一幀一幀回看,糾正他的動作細節。22歲的成家寶是退役運動員,2023年來此任教。
“這里,注意身體重心向后坐,車頭向上拉。”成家寶還在場地里放上障礙物,增加難度。半小時后,孩子的額頭淌下汗水,騎車騰躍的動作越來越熟練、舒展。
謝佑寧是沈陽鐵路第五小學的學生,3歲開始騎平衡車,4歲接觸小輪車,從小喜歡自行車運動。以前,沈陽沒有專門的泵道場地,只能等家長有空時帶他去外地體驗。
2023年5月,沈陽國際泵道公園即將開園的消息讓全家很興奮。開園當天,世界冠軍騎著共享單車和小選手比賽,也讓謝佑寧近距離感受專業選手的厲害。
開園后,謝佑寧常來這里訓練,逐漸掌握了各項泵道騎行技術,“每周至少來3次,周末一待就是一整天。”如今,泵道公園成了他除家和學校外待得最久的地方,“現在沈陽的最大的‘雙包’我都能‘飛’過去了!”
公園運營方為小輪車愛好者組建了隊伍,大家經常在一起集訓、備賽。
謝佑寧是隊伍中的一員,他在2024年中國泵道聯賽總決賽11到13歲組獲得亞軍。今年,在2025青少年泵道世錦賽中國預選賽煙臺站比賽中,他一舉奪冠,獲得2025年瑞典青少年泵道世錦賽參賽資格。“家里有30多個獎杯!”謝佑寧自豪地說。
“兩年多來,我們承辦了各類國際國內賽事15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到此參賽。平時,公園免費開放,逐漸成為沈陽休閑運動新地標,最多時每天入園超千人,不少外地愛好者趁周末專程趕來沈陽訓練。”沈陽國際泵道公園運營負責人劉旭說。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中關村大融城成京西首個公園商業標桿
北京市商務局牽頭推動商業步行街升級,打造商文旅融合新地標。海淀區中關村大融城開業即創佳績,吸引客流160萬人次、實現銷售7040萬元,成為京西首個公園商業標桿;石景山區模式口街區成功入選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并納入多條文旅線路,強化京西古道特色【詳細】
成都:從公園城市起筆描繪現代化人民城市新圖景
興隆湖畔,2025年成都世界運動會湖濱場館改造工程正在收尾,即將投用。場館緊鄰湖岸線,屆時,湖面上劃槳破水的運動員、天空中飛翔的水鳥、遠處起伏的山丘,將構成一幅綠色生態和活力賽事交織的秀美畫卷【詳細】
看各地城市更新行動如何體現“民生優先”
城市更新關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質的提升,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城市如何更新才能既有高度,更有溫度,還能順應群眾期待,讓群眾更好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美好?為此,記者采訪相關領域專家,結合近年來可復制、可推廣典型案例【詳細】
北京:朝陽公園拆除810米圍墻打造花園街
朝陽公園路北起亮馬橋路、南至農展館南路,長約2.1公里,位于第三使館區周邊。道路沿線有好運街、二十一世紀飯店、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藍色港灣、朝陽公園、鳳凰衛視等文商旅體產業?!俺柟珗@路沿線是一條產業帶,這里既是面向國際展示首都形象的窗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