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剎海啟動胡同院落騰退修繕

北京城內面積最大、風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街區——什剎海地區將啟動大規模的院落修繕工程。記者昨天獲悉,即日起將啟動什剎海試點胡同院落居民住房與環境改善工程,對什剎海地區,本著“居民自愿騰退”的原則,實施房屋對接安置以及貨幣補償等方式,適度疏解外遷居民。
試點居民院落改善
上月初,什剎海地區張貼出“什剎海地區住房與環境改善項目致居民的一封信”,這張張貼在每個院落大門上的信中主要內容稱:為改善居民住房條件,完善市政基礎設施,經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批準,本著“綜合服務、平等協商、居民自愿、整院改善”的原則,試點片區試點院落居民住房改善。
信中稱,目前已建立五個居民住房改善工作分指揮部,將逐步在什剎海街道辦事處轄區各社區征求居民住房改善意愿和建議。在試點期內,按照試點片區居民住房改善政策及程序,接受試點片區之外居住改善意愿強烈居民的預申請登記,并針對其中居住條件特別困難并符合試點片區住房改善政策條件的居民,在試點片區剩余安置房源范圍內簽訂住房改善協議。
外遷人口一至兩成
記者從什剎海地區住房與環境改善項目總指揮部(以下簡稱總指揮部)了解到,本次住房改善方案涉及的范圍是北起鼓樓西大街,南至平安大街,西至前海東沿及鴉兒胡同15號院西側路,東至地安門外大街東側西城區轄區內沿街建筑。上述范圍以外的什剎海街道辦事處所轄獨立門牌自然平房院落居民或單位具備申請人資格的可參照本住房改善方案規定提出住房與環境改善申請,與實施單位協商疏解事項。
總指揮部表示,本次什剎海地區居民住房改善政策是在保留原住民的基礎上,適度展開人口疏解外遷工作,外遷疏解人口比例在10%-20%之間,疏解工作完成后,原住民將作為老北京文化保護的一部分長期留居本地。
釋疑
是否屬強制拆遷騰退?
以自愿申請為基礎
總指揮部:什剎海地區是歷史文化保護區,在建設原則上不能進行大拆大建,因此該區域不會采取拆遷的方式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本次什剎海住房與環境改善以試點院落為基本單位,須征得本院全體居民同意后方可進行整院改善。這次住房與環境改善不是拆遷,是在居民自愿申請的基礎上展開平等協商。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無錫榮巷歷史街區鄉土建筑保護探討
無錫是江南地區的典型城市,地勢平坦、視野開闊,同時占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有利地形,具有較好的人居環境和較大的農耕利用面積,是歷代民眾安居樂業的理想之地。明正德元年(1506),榮氏家族始遷祖榮清攜家眷自金陵遷來梁溪(無錫),在惠山南、梁溪河北的長清里開荒筑宅,后逐漸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落。【詳細】
8月底前上海將對歷史建筑及歷史街區普查
記者從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官網獲悉,今年8月底之前,上海將開展全市范圍內歷史建筑及歷史街區的普查工作。【詳細】
廣州:歷史街區保護規劃出爐
從越秀公園到中山紀念堂,再到人民公園、海珠廣場的約3公里傳統中軸線,不僅凝聚了廣州的歷史,也是廣州山水格局的唯一完整傳統風貌區。【詳細】
北京:什剎海景區規劃步行街
記者前日從西城區“兩會”了解到,什剎海景區將申報前海、后海為環湖步行街,通過嚴厲打擊區域內黑電動三輪車、緩解景區內出現的停車場少、人車混行、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