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叢:不能把建國家公園等同於搞旅游開發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發展,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提出并建議各國根據管理目標,將自然資源保護區劃分為“嚴格的自然保護區和原野保護區、國家公園、自然紀念物、棲息地/物種管理地、陸地/海洋景觀保護區、受管理的資源保護區”6種類型。
國家公園是保護區的一種類型,是為保護典型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而劃定的、需要特殊保護和管理,并適度地利用其自然景觀,開展生態教育、科學研究和生態旅游的自然區域,其保護強度僅次於嚴格的自然保護區和原野保護區。
國家公園由於較好地處理了自然生態保護與資源合理利用之間的關系,被看做是現代文明的產物,也是國家進步的象征。目前,全球已經建立近萬個國家公園,在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我國高度重視林業和自然保護區建設。早在1956年,國務院責成原林業部會同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研究建立自然保護區問題,由此開啟了我國建立保護區的篇章。經過近6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以自然保護區為主體,以多部門分管、地方管理為主的保護區體系。目前,全國已建立自然保護區2669處,面積占國土陸地面積的15%,有效保護了我國最重要最精華的自然景觀、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基因資源。其中,林業自然保護區2163處,總面積1.25億公頃,占國土陸地面積的13%,占全國自然保護區總數的81%、面積的84%。
我國人多地少,已經很少有大面積的原生生態系統來另行劃建國家公園。現實決定了我國國家公園應主要在現有保護區中整合建立,此舉可以解決各類保護區交叉重疊的問題,把碎片化、孤島化的自然生態系統完整起來,構建科學的保護區體系。林業部門作為國家生態資源的主要管理者和保護者,在推動國家公園建設方面肩負著重要責任。國家林業局於2008年批準云南省開展國家公園建設試點工作,以具備條件的自然保護區為依托,開展國家公園建設試點,目前已初現成效。截至2013年底,云南全省共建立8個國家公園,投資達14.02億元。云南省按照“研究—試點—規劃—標準—立法—推廣”的步驟,探索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國家公園建設模式,得到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大自然保護協會等國際組織的充分肯定。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以最嚴措施保護國家公園
目前我國已有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根據《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到2020年,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基本完成,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基本建立分級統一的管理體制,國家公園總體布局初步形成。【詳細】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全文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詳細】
煙臺市林業局建立保護森林資源長效機制
全市環境保護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動員大會召開以來,市林業局迅速行動起來,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將林業自然保護區存在問題整改作為當前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壓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務,成立由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整改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詳細】
評論:以生態文明引領國家公園建設
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我國順應國際自然文化遺產保護潮流、承擔自然生態保護歷史責任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國自然文化遺產規范管理,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需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