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草抗旱,生態戰略的鄉土回歸
在王召明看來,所謂蒙草,是對具有“節水、節能、節地”和“耐旱、耐寒、耐鹽堿”及“低碳、低成本”和“高存活率”特性的本土植物的統稱,通過長期的引種、馴化,使其抗逆性的優勢特性更加凸顯。而蒙草的大量應用,是“草原生態修復模式”成功實施的基礎。
生態修復者
要修復草原生態,其實是恢復整個生態系統。蒙草抗旱公司董事長王召明說,“草原生態系統修復模式”遵循“尊重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這是蒙草生態修復模式成功的基本前提。
在大青山萬畝草原修復工程中,干草產量為331.23公斤/畝,而國內同類對照樣地干草產量僅為17.75公斤/畝,提升幅度高達18.66倍;固碳含量為543.11公斤/公頃,而國內同類對照樣地固碳含量僅為54.81公斤/公頃,提升幅度達9.9倍;草原釋氧量為4125.81噸/年,而國內同類對照樣地釋氧量僅221.08噸/年,提升幅度高達28.57倍。
這塊修復完成的草原,對于當地水土保持、抑制沙塵暴、涵養水源等發揮了積極作用,而作為距離呼和浩特最近的草原,也成為當地草原觀光、會議慶典等功能的重要場地,發揮著巨大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概括起來,生態修復,就是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在大自然里尋找樣本,用鄉土植物來修復環境。植物的修復,并不是生態修復的終點,沒有實現植物、動物、微生物和諧生存的草原修復,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草原修復。
這意味著,當面對一塊有待修復的土地,不止是選育適合的植物和草種,還有蚯蚓、蜜蜂、微生物菌群……在完成這一步的情況下,還要發展牛產業、羊產業、中草藥產業……因為,缺乏了動物和微生物,不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只要不過度放牧,建立在草畜平衡基礎上的各個產業,才是可持續的生態修復產業鏈。
2013年,蒙草抗旱匯聚了40多家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及社會團體共同構建起一個名為草原生態產業聯盟的組織。聯盟旨在搭建生態產業運營平臺,探索并實踐草原生態修復中的關鍵技術及產業持續運營模式。王召明說,只有這樣,才能將“草原生態修復模式”復制到更多地區,讓更多荒漠變成綠洲。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