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花園揚州”的轉型關鍵
昨天,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接受了本報專訪,他認為,作為一個花園城市,揚州應積極發展可持續能源產業。
“花園揚州”古跡保存完善
“早就聽說揚州是一座"花園城市"。”訪談開始,吳紅波就向記者談起對揚州的印象來。“這次身處揚州,感受到了這里2500年古代文明與現代化建設的完美結合。”揚州城市綠化面積高達43%,這在國內很難得,而這里的古代建筑、古跡的保存也非常完善。
如此重要的國際會議,緣何在揚州召開?吳紅波坦言,希望揚州借此契機介紹發展經驗與教訓,同時也希望各國代表實地看一看揚州在可持續發展及城鎮化過程中的啟示,并提出建議。“可持續發展是城鎮化走出的一條好路,對揚州乃至全國來說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可持續發展核心“以人為本”
可持續發展兼顧城市交通、淡水、包容性等多個領域,在可持續城市及可持續城鎮化中,最核心的理念是什么?吳紅波表示,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一切為了人,“不僅為了當前,更為了子孫萬代。”
數據統計顯示,到2050年,全世界約70%的人口將住在城市。“可見城市的問題解決了,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就能解決。”以揚州為例,未來幾十年內,應該進一步提升社會公共服務,改善城市的環境與交通,實現城市與鄉村的無縫銜接,讓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
積極發展清潔再生能源產業
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揚州實現未來城市轉型的關鍵一步在哪?
“在發展可持續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相關的技術、材料上,揚州應該已不存在技術問題。關鍵是,未來如何綜合利用這些技術?”吳紅波說,“城市發展一定要從長遠、全面的角度去看,我們應積極響應城市轉型,減少高污染、高消耗產業在地方扎根。”吳紅波表示,真正的朝陽產業起步會很艱難,卻是人類需要的發展之路;城市轉型有可能是痛苦的,卻是必然的。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王浩:自然山水園中城 人工山水城中園
王浩認為,目前全國各地都在以各種載體推進區域發展,例如“環保模范城市”“園林城市”“文明城市”等。“公園城市”統籌了以上所有理念,但還沒有成熟的經驗【詳細】
江蘇揚州古運河畔“長”出生態公園
4月15日,位于江蘇揚州南部城區的古運河畔,占地3300多畝,總投資57.48億元的三灣風景區,鮮花怒放、綠樹成蔭,春意盎然。經過兩年多的規劃改造,昔日雜亂不堪的城中村和灘涂地,變成了集生態保護、休閑觀光、運河文化等功能【詳細】
評論:以“雙修”推動城市轉型發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制定并實施生態修復工作方案,有序實施城市修補和有機更新。城市“雙修”即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是治理“城市病”、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也是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基礎。【詳細】